欢迎访问 建材时评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媒体报道

《中国建设报》南通:“精细之笔”绘就“宜居之美”

时间:2025-01-04 15:42:22 来源:  作者:

  

  今年以来,江苏省南通市城市管理局把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城市能级作为城市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工作思路、体制机制创新,持续构建“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着力绘就宜居宜业现代化城市新画卷。

  服务提能级基层治理效能“新跃升”

  坚持“增量”“挖潜”并举,拓展城市停车新空间。重点围绕老小区、商业中心、学校、医院、交通枢纽、旅游景区等停车矛盾突出区域,结合人防工程改造、路内临时泊位施划等举措,新增公共停车泊位3682个。积极推进“潮汐式”停车模式,以错时共享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停车设施“有位可停、有序停车”。目前,98个党政机关7632个停车泊位向社会错时共享开放,1601家停车场数据接入智慧停车系统,822个停车场实现“通停通付”。

  坚持“分类”“利用”并举,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加强对各县(市、区)调研指导,推动1340个小区建成3443个垃圾分类亭房,804个小区实现“撤桶并点”“三定一督”管理。出台《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意见》《南通市深入推进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意见》,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微课堂、分类快闪秀、分类进万家、分类体验日等近50场线上线下活动,动员全市近130万人参与垃圾分类。加快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推动实现生活垃圾全量焚烧零填埋处置。全市已建成5座生活垃圾焚烧厂,处理能力7200吨/日;6座餐厨废弃物集中处理厂,处理能力640吨/日;9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处理能力323万吨/年;建成县(市)区级可回收物分拣中心9座、乡镇有机易腐垃圾处理终端60座,基本做到餐厨垃圾和生活垃圾全量处置,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率85%。

  坚持“严打”“关爱”并举,推动建筑垃圾规范化。组织编制《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规划编制纲要》,修改完善《南通市建筑垃圾运输许可企业考核办法》,完善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强化严格执法与教育引导,推动建筑垃圾处置全链条治理。目前,督促30家持有运输许可证的企业针对其安全生产状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清理积存建筑垃圾191处、生活垃圾34处,取缔非法工程渣土中转消纳点10处、非法装修垃圾中转消纳点33处,查处跨区域非法转移、倾倒建筑垃圾案件145件。

  坚持“合治”“巧治”并举,打好守护蓝天保卫战。成立“诚管通城宜安江海”扬尘攻坚党建联盟,围绕重点区域、闲置地块及市政工程等项目,开展工地扬尘污染防治联合执法行动,实现与住房城乡建设、环保等部门结果互认。推广使用“扬尘一张网”智能监管系统,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累计督查点位397个,交办问题点位30个,交办问题79个,回复率及整改完成率均为100%。

  整治强支撑市容环境呈现“新气象”

  以“小项目”服务“大环境”。重点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市容环境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排定全市40个群众身边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整治项目。印发《南通市城市环境“微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工作机制,先后20次现场调度研究解决微治理行动重难点问题,推动“微治理”行动一体化推进。截至目前,7个道路交叉口市容面貌焕然一新,城市环境180项整治任务全部完成。

  以“小管理”融入“大治理”。制定出台《南通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办法》,持续做好政策解读和宣贯活动,推动市容环卫责任主体积极履约。按照“疏堵结合、源头治理”的原则,指导全市设置便民疏导点110个、夜市34个、临时销售摊(点)800余个,让烟火气与幸福感共存。印发《深入开展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遮挡逃生通道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方案》,会同住房城乡建设、交通等8部门联合开展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设施安全隐患整治与防范专项行动,摸排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设施8.8万处,发现问题隐患656处,整改完成633处。

  以“小问题”服务“大民生”。聚焦“12345”群众反映的急切问题,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巡查,对全市82座中转站开展已交办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围绕补足设施短板和改造老旧设施两方面编排设备更新计划,配建大型垃圾房10余处,改造垃圾中转站14处、更新环卫车76辆,建设垃圾焚烧处置项目3处,新建改造公厕100座。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区7个街道实行保洁一体化改革,基本完成主城区20条主干道的垃圾桶清运点整治。

  规范奠基础行风作风再上“新台阶”

  以督察补短板。完善市、县、镇(街道)三级督察体系,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队伍督察工作。累计制发《督察情况反馈》《督察意见函》通报整改问题50余个,编发《督察告知单》162份、《每周督察情况》37期,编印《队伍督察典型问题选编》等文件。

  以规范优服务。制定地方性法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印发《南通市城市管理服务营商环境新措施(2024年版)》,持续推进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执法,全市城管系统共实施免罚轻罚案件79件,涉及市场主体78家,涉及金额486.24万元。坚持普法为先,推行行政指导“一口清”服务,指导各县(市、区)城市管理局(执法局)严格落实健全信用修复提醒协同机制。

  以智能提效率。构建全市城管系统大联动平台和“南通12345在线”系统工单运行机制,建立快速反应处置机制,有效提升城管执法人员出勤时间和效率。共处置群众举报类事件3.8万件,平台群众满意度100%,“12345”工单群众满意率提高至95%。

  南通市城市管理局将继续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导向,高起点、高标准开展城市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

  

  李丽朱志成

  2024年12月10日《中国建设报》2版

  南通:“精细之笔”绘就“宜居之美”

  

  今年以来,江苏省南通市城市管理局把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城市能级作为城市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工作思路、体制机制创新,持续构建“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着力绘就宜居宜业现代化城市新画卷。

  服务提能级基层治理效能“新跃升”

  坚持“增量”“挖潜”并举,拓展城市停车新空间。重点围绕老小区、商业中心、学校、医院、交通枢纽、旅游景区等停车矛盾突出区域,结合人防工程改造、路内临时泊位施划等举措,新增公共停车泊位3682个。积极推进“潮汐式”停车模式,以错时共享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停车设施“有位可停、有序停车”。目前,98个党政机关7632个停车泊位向社会错时共享开放,1601家停车场数据接入智慧停车系统,822个停车场实现“通停通付”。

  坚持“分类”“利用”并举,践行垃圾分类新时尚。加强对各县(市、区)调研指导,推动1340个小区建成3443个垃圾分类亭房,804个小区实现“撤桶并点”“三定一督”管理。出台《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意见》《南通市深入推进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意见》,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微课堂、分类快闪秀、分类进万家、分类体验日等近50场线上线下活动,动员全市近130万人参与垃圾分类。加快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推动实现生活垃圾全量焚烧零填埋处置。全市已建成5座生活垃圾焚烧厂,处理能力7200吨/日;6座餐厨废弃物集中处理厂,处理能力640吨/日;9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处理能力323万吨/年;建成县(市)区级可回收物分拣中心9座、乡镇有机易腐垃圾处理终端60座,基本做到餐厨垃圾和生活垃圾全量处置,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率85%。

  坚持“严打”“关爱”并举,推动建筑垃圾规范化。组织编制《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规划编制纲要》,修改完善《南通市建筑垃圾运输许可企业考核办法》,完善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强化严格执法与教育引导,推动建筑垃圾处置全链条治理。目前,督促30家持有运输许可证的企业针对其安全生产状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清理积存建筑垃圾191处、生活垃圾34处,取缔非法工程渣土中转消纳点10处、非法装修垃圾中转消纳点33处,查处跨区域非法转移、倾倒建筑垃圾案件145件。

  坚持“合治”“巧治”并举,打好守护蓝天保卫战。成立“诚管通城宜安江海”扬尘攻坚党建联盟,围绕重点区域、闲置地块及市政工程等项目,开展工地扬尘污染防治联合执法行动,实现与住房城乡建设、环保等部门结果互认。推广使用“扬尘一张网”智能监管系统,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累计督查点位397个,交办问题点位30个,交办问题79个,回复率及整改完成率均为100%。

  整治强支撑市容环境呈现“新气象”

  以“小项目”服务“大环境”。重点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市容环境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排定全市40个群众身边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整治项目。印发《南通市城市环境“微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工作机制,先后20次现场调度研究解决微治理行动重难点问题,推动“微治理”行动一体化推进。截至目前,7个道路交叉口市容面貌焕然一新,城市环境180项整治任务全部完成。

  以“小管理”融入“大治理”。制定出台《南通市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办法》,持续做好政策解读和宣贯活动,推动市容环卫责任主体积极履约。按照“疏堵结合、源头治理”的原则,指导全市设置便民疏导点110个、夜市34个、临时销售摊(点)800余个,让烟火气与幸福感共存。印发《深入开展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遮挡逃生通道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方案》,会同住房城乡建设、交通等8部门联合开展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设施安全隐患整治与防范专项行动,摸排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设施8.8万处,发现问题隐患656处,整改完成633处。

  以“小问题”服务“大民生”。聚焦“12345”群众反映的急切问题,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巡查,对全市82座中转站开展已交办问题整改情况“回头看”。围绕补足设施短板和改造老旧设施两方面编排设备更新计划,配建大型垃圾房10余处,改造垃圾中转站14处、更新环卫车76辆,建设垃圾焚烧处置项目3处,新建改造公厕100座。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区7个街道实行保洁一体化改革,基本完成主城区20条主干道的垃圾桶清运点整治。

  规范奠基础行风作风再上“新台阶”

  以督察补短板。完善市、县、镇(街道)三级督察体系,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队伍督察工作。累计制发《督察情况反馈》《督察意见函》通报整改问题50余个,编发《督察告知单》162份、《每周督察情况》37期,编印《队伍督察典型问题选编》等文件。

  以规范优服务。制定地方性法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印发《南通市城市管理服务营商环境新措施(2024年版)》,持续推进柔性执法和包容审慎执法,全市城管系统共实施免罚轻罚案件79件,涉及市场主体78家,涉及金额486.24万元。坚持普法为先,推行行政指导“一口清”服务,指导各县(市、区)城市管理局(执法局)严格落实健全信用修复提醒协同机制。

  以智能提效率。构建全市城管系统大联动平台和“南通12345在线”系统工单运行机制,建立快速反应处置机制,有效提升城管执法人员出勤时间和效率。共处置群众举报类事件3.8万件,平台群众满意度100%,“12345”工单群众满意率提高至95%。

  南通市城市管理局将继续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导向,高起点、高标准开展城市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

  

  李丽朱志成

  2024年12月10日《中国建设报》2版

  


原文链接:http://jsszfhcxjst.jiangsu.gov.cn/art/2024/12/30/art_8642_1145856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住建项目简介 本网招聘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建材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宝珍品商贸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建材时评网 jcsp.jzzxw.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14162号-109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61082293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